他憑著對檢修行業的熱愛和對技術的孜孜追求,腳踏實地,刻苦鉆研,對燒結、焦化、高爐等各類設備的檢修工藝從陌生到熟悉,從熟悉到了如指掌,從了如指掌到勇于創新,從一名普通的工程技術人員逐漸成長為上海有限檢修公司的副總工程師,二十年如一日,他狠鉆技術的“一顆釘”精神已經深入人心,加上他為人低調、樸實厚道,得到了職工的普遍稱贊和領導的認可。他,就是中國五冶集團勞動模范童成明。
積極向上,潛心鉆研專業知識
作為技術工作者,童成明同志深知一定要注重專業知識的學習,才能適應企業和社會的發展。而設備檢修涉及的技術非常龐雜,需要掌握大量的專業維修知識,為此,他利用休息時間不僅完成了重慶大學網絡教育學院工程管理專業的專升本學業,通過了全國機電專業一級建造師考試,還自學了鋼結構、機械振動、機械平衡、煤氣操作規程、風機維修、泵維修等相關的專業知識。除此之外,他更加注重在工作實踐中潛心鉆研。他常說,“我是一顆釘哪里有技術難題就要往哪里鉆”,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2013年,公司承接了寧波綠源電廠2.5萬千瓦的汽輪發電機組大修工作,雖然此時的他已經是公司副總工,但他認識到自己以往沒有接觸過汽輪發電機組,對其工作原理、結構、解體檢修的內容、施工步驟、質量要求等一無所知,而大型旋轉設備的解體檢修最能體現專業維修公司的技術能力。為獲得汽輪機發電機組大修的專業知識,帶著強烈的求知欲望,他深入現場半個月,天天與施工班組在一起,仔細觀察每一個施工步驟,詳細記錄施工過程和質量控制點,拍攝了大量的照片和視頻資料。在此基礎上,他還專門購買了《汽輪機設備及運行維護》、《汽輪機運行與檢修技術》等專業書籍認真學習,豐富了汽輪機的維修經驗,為公司以后承接類似設備大修做好了技術準備。
技術嚴謹,認真解決履約技術難題
檢修設備維護工作看起來似乎沒有特別高深的技術,但怎樣做到準確、及時、快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卻是大有學問的。多年來的技術鉆研,已經讓童成明同志養成了細致嚴謹、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而解決履約技術難題更是激發了他“一顆釘”的鉆勁。
檢修公司承建上海化工園區管廊制作安裝工程過程中,有一跨度50.5米、重50噸的桁架需要吊裝,桁架跨度長,為防止吊裝過程中桁架受到吊裝用鋼絲繩的橫向壓力導致失穩報廢,一般的做法是吊裝前焊接安裝臨時鋼結構對桁架加固。根據現場調查,采用臨時鋼結構增加了被吊物的重量,需要300噸的汽車吊才能滿足要求,如不加固200噸的汽車吊就能滿足要求。選用200噸的汽車吊可以節約吊車臺班費用、臨時鋼結構的材料和制安拆費用,還可以節約1天工期,比較合理。為此,童成明同志經過反復計算,認為在鋼絲繩安裝位置合理的情況,不對桁架加固是安全的。并親自編寫了詳細的吊裝方案,吊裝實施時前往現場進行全程跟蹤指揮,最終確保了安全吊裝。
在鞍鋼苯加氫脫硫塔的更換施工中,需要對脫硫塔整體吊裝,如吊裝發生事故,將砸壞周圍其他設備,后果不堪設想。童成明根據脫硫塔頂部直徑大于底部直徑的實際情況,親自設計了吊具,編制了吊裝方案,為防止項目部輕視吊具的制作工作,要求只有吊具制作好且經過他本人確認后才能吊裝,確保了施工順利。
技術創效 為公司市場開拓貢獻力量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日益嚴峻的經濟形勢,作為公司技術領域的主要負責人,童成明同志不但親自執筆重大技術方案,還從技術角度為公司投標報價出謀劃策,為公司技術創效、壓縮成本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在云南曲靖大為焦化煉焦設備檢修項目的營銷工作中,由于積累的資料少且不全面,得知消息后,童成明同志主動請纓,配合市場營銷部逐項了解推焦桿、搗鼓錘、托煤底板、導焦柵等大型備件的使用周期、年消耗量和單價,多方了解易損易耗件、主材的噸焦消耗水平。通過現場觀察提出了托煤底板、篩焦板、襯板、搗鼓錘等大型大宗消耗件可以在現場制作或修復,從而降低投標報價的建議。該建議被采納后,有效地降低了投標報價,并最終以較好的利潤水平中標該項目。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該建議確實降低了運行成本,確保了項目收益率。
童成明同志還參與了青海鹽湖鎂業焦化、供熱、制氧檢修項目的營銷工作,該工程為新建項目,業主無設備維修委外的經驗,需要做大量前期引導工作。童成明同志就檢修模式、委外維修的范圍、需要單獨委外的單機大修內容等方面做了深入的引導工作。在正式投標時,他執筆編寫了技術標書,對招標文件要求的內容做了充分的響應,確保了項目以公司預期的價格中標。
任勞任怨,愛崗敬業不計個人得失
多年來,童成明擔任過技術員、項目技術負責人、技術部長等職務,職務變了,可他“一顆釘”的工作精神沒有變,他仍然一心撲在工作上,任勞任怨,無私奉獻,用實際行動詮釋著“螺絲釘”精神。
檢修分公司首次進行寶鋼廠外的市場開拓,承接了上海焦化有限公司煤氣發生爐的除氧器系統增設項目,公司派遣童成明同志到項目上擔任技術員。這個項目是安裝項目,當年作為年輕的技術員,童成明并沒有從事安裝項目的經歷。為盡快適應該項目的工作,他白天在現場,晚上整理資料、看圖紙和編寫方案,為保證自供設備、材料到貨準確,有時半夜也會打開圖紙仔細核對計劃表上所提的設備、材料的型號、數量是否與圖紙一致。由于時間緊,為期十二天的項目,天天加班到凌晨,在他的細心把關下,該項目最終順利進行并一次試車成功。
檢修分公司成立工程總承包部,專門承接寶鋼廠以外的檢修項目,童成明同志調到了該部門從事技術工作。春節剛過,他還在家探親,接到了部門負責人的電話,希望盡快回公司編寫承接江陰長發電鍍鋅機組常年檢修的技術方案。接到電話后,他二話沒說立即購買了火車票,買不到坐票站了一夜到上海,顧不上回家的他馬不停蹄趕到公司就開始工作,終于在規定時間內按照對方要求提交了技術方案,為部門成立后順利承接第一個項目立下了汗馬功勞。
作為公司副總工,童成明同志以身作則,帶頭狠鉆技術創新。近年來他先后主持編寫了《中厚板設備狀態維護與檢修技術》、《高爐設備狀態維護與檢修技術》、《球團設備狀態維護與檢修技術》三本設備維修專業書籍,使檢修分公司的設備維修叢書達到八冊,展現了公司的技術實力,提升了公司的市場聲譽。他擔任工程質量技術部部長以來,公司共受理專利60項,其中授權32項。2項QC成果獲得國家施工系統QC成果發布一等獎,4項QC成果獲得國家施工系統QC成果發布二等獎。與此同時,他還非常重視年輕技術骨干的培養和提拔,他不僅親自審閱技術人員撰寫的技術總結并逐一提出詳細的指導意見,還積極推動檢修技術人員到建安工程項目進行帶崗實習,為公司培養轉型專業技術人才開創了全新的培養模式。
成績屬于過去,童成明同志將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以“一顆釘”的姿態為企業的轉型提升貢獻自己堅定的力量。(張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