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公司員工,你是否對你每項工作都用心完成?是否認真鉆研過“如何能夠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我想,這兩個問題可以讓很多人汗顏。但我卻看到,華東公司貴安工程項目經理部總工程師饒邦林用他的實際行動和一腔熱情,給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饒邦林今年50多歲,是一個和藹可親的“老大哥”,不時透漏著技術人員身上的那股認真、鉆研的勁頭。可偏偏就是這么一位老同志,在2014年獲得了公司優秀員工稱號,獲得省部級工法一項,帶領項目部技術團隊自2014年10月以來,共申請國家發明專利3個。他帶領技術團隊在酒店建設的過程中,了解到工地所用的礦物電纜因沒有實用的剝線工具,使得接線困難,而影響工期。他二話不說,親自帶領團隊深入了解其具體情況。經過調查他發現:電纜線頭必須手工剝開堅硬鋁皮外殼,其加工量耗費大量人力和時間。為了克服這一難題,他組織團隊頭腦風暴,在思想的火花碰接之下,一名年輕骨干奇思出妙招,發明了“剝線鉗”專門用于剝開礦物電纜的鋁皮,解決礦物電纜剝線難的問題。僅此一項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在電纜安裝過程中,為公司節約了工期36天、產生了經濟效益1.9萬元。
我作為一個剛來公司不久的新員工,一直有著做事情不夠細致的缺點,每次手頭的事情都想著如何盡快完成他,做出來的東西難免有些粗糙。作為我的直管領導,饒邦林沒少和我談過這個問題。一開始我心里有些不以為然,想著只要能快速地將事情解決就好。直到有次去匯報工作,看到他在對著一個內部通知的電子稿一字一字一個標點一個標點的反復看了四五遍才發出去。我當時心里才一震:作為一個技術工作者,這樣的做事態度才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通過這件事,我開始慢慢的觀察他,然后發現他對待下屬的態度雖然嚴厲,但是技術質量工作容不得半點馬虎,但是他會指點你教你如何去做。他在項目上積極推進學習BIM技術,積極聘請專家指導BIM模型的建立。要求團隊成員對于項目管理做精做細的高標準,時刻激發著團隊成員對于始終追求創新的渴望。我晚上下班挺晚的,通常晚上10點多才回去休息,但每次回去之前多數他辦公室的燈都還亮著,事情少的時候他喜歡學習新東西。前段時間他自己做了一個航拍的視屏,甲方、設計看了之后都是贊不絕口。他一直都在說學到的東西是自己的,不管到哪里、處在什么環境下,多一門技術就多一項選擇。
我希望大家可以共同從我講述的這位老前輩身上學到一些閃光的,積極上向上的東西。堅持認真的態度,活到老學到老的人生體悟。(華東分公司 趙忠源)